摘要:就业环境严峻,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8月2日在京透露,2012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9.96万人,其中国家公派1.35万人,单位公派1.16万人,自费留学37.45万人,规模庞大,人数排世界首位。目前,大部分在外留学人员集中分
就业环境严峻,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8月2日在京透露,2012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9.96万人,其中国家公派1.35万人,单位公派1.16万人,自费留学37.45万人,规模庞大,人数排世界首位。目前,大部分在外留学人员集中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在以上5个国家的留学人员约占在外留学人员总数的74%。
不断庞大的留学人群带来的是就业竞争的更加激烈。据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比2012年多19万,创历史新高。而囿于国外就业环境的不理想,大批“海归”们纷纷选择了回国与国内毕业生们同台竞技。
一方面是留学群体的日渐庞大,一方面是国内就业市场的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之下,“海归”们的就业情况如何?就业心态相比早期留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而对于曾经历国外国内两种工作环境的“海归”来说,又有何种职场感悟?
在深圳的一场“金领”招聘会上,留学经历更多的是起到“敲门砖”的作用。 何俊 摄
现状
留学开拓视野
多种原因回国
采访吴鹏的时候是周六,约访之前他正在参加单位的一个培训。这位85后的留学生现在已经很适应这种工作方式了,觉得相对于国外工作而言,反而更加富有激情。2010年在英国一所大学金融硕士毕业后,吴鹏并没有马上回国,而是在英国的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了1年,最终由于签证快到期,且觉得在国外圈子太小,思乡之下最终回到了国内。
高中就有出国念头
谈起出国留学的念头,他告诉记者,尽管是在国外读硕士,但其实出国留学的念头在高中的时候就开始规划了,“当时觉得年龄小,也考虑到家庭因素,就没有出国。所以大学毕业后想出国深造。”从英国回来后,家在内地城市的吴鹏曾经回到家乡希望能找到工作,“后来发现不适合,在内地你很难找到合适的金融行业工作”。
从事计算机行业的李程也是抱着这一目的出国的。本来在国内读完本科之后,李程可以被保送读研,但经过深思熟虑,李程还是决定出国留学,2007年,李程从英国一所大学取得了计算机网络硕士学位后回国。“主要还是拓展自己的视野。感觉国内学术氛围不够浓。”快毕业时李程也考虑过是否能留在国外工作,毕业前找了一段时间工作,但由于工作签证难弄,机会也少只好作罢。回国后,李程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在一家大型企业上班至今。
中外学生差异体现在思维上
相比于吴鹏、李程硕士阶段的短期留学,从英国一所排名前十的某大学经济统计专业毕业的刘涵则在国外整整呆了5年,其中包括2年高中,3年大学。“当时如果在国内参加高考(微博),可能撑死了也就是一个一本,国外的选择则更多一些,教育资源更丰富一些。而且毕业后就业选择性也更大,可以回国找工作,或者留在国外、或去香港。”
家住宝安的刘涵现在回国已两个多星期了,正在一边找工作,一边准备考个国际金融分析师证。“在银行业,现在持证人数还较少,含金量高。”他告诉记者,自己的计划是在国内找一份工作,“希望能在金融行业,尤其是进银行工作。”
回国后刘涵发现自己身边的年轻人做一件事的目的性非常明确,讲求的是及时回报。他通过自己所受的中西方两种教育模式分析认为,国外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差异不是体现在英语上,而是在思维模式上。“在国外锻炼的思维可能更偏重于讲求长期回报,不那么功利性。心态上外国学生可能更放松,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而且对于留学生来说,很多人从小出去举目无亲,租房子、申请学校,往往是一个人包办,从小就要做重大决策,制订自己的人生规划,相对独立性更强。”
西方教育看重原创性
余梦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的学金融的唯一一位女性。2011年她去了英国一所大学学习国际金融硕士专业,在国外呆了一年多后回到国内。在这之前她参加了本科时母校的大学校招,直接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在国外学术上的能力提升非常大,往往是直接给一个项目做,收集客户背景、需求,定方案,进行数据分析,整理数据,调整方向等。当然国内的大学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更多的是靠个人的自觉,不那么严格要求自己的话,很难有很高的提升。国外这方面有防抄袭软件,你想抄也不行,逼得自己提升学习能力。”
对于这一点,在国外硕士、博士留学的中英公学国际部校长张钺也坦言,自己更喜欢西方的放养式教育,“上完课后老师会给很长的读书清单,大量阅读会觉得自己提升很快。在写作方面,国内教学可能没怎么教写学术文章,西方教育更看重原创性,要通过实验数据说话。”
留学优势不大
薪酬差距有限
带着从西方学到的方法论和更加开拓的视野,回到国内的留学生们发现就业情况并不如自己预期的那样理想。
找高薪职位难度很大
回国后,吴鹏先到了一家证券公司,后来换了家财经公关公司,最后到了现在这一家金融公司,不到3年时间换了3个“东家”,不过吴鹏认为自己是在一步一步最终接近自己的理想,“符合专业,有兴趣。”
吴鹏表示,对于留学生们来说,时至今日找一般的工作相对容易,但要找到薪水高的平台难度很大。“我们2010年毕业的时候硕士薪水一般是6000元每月,年薪可以有10万元,但是现在可能是四五千元。”他透露,金融行业找高薪工作比较难,大部分是中低端职位,“金融行业本身在学校学的是理论知识,没有操作过,刚进公司不可能给重要案例做,一般都是干干跑腿的活,积累一定的经验后才能独立操作。在这一点上,国内国外的毕业生一样,对于留学生来说优势并不明显,工资几乎可以说完全没差别,定级主要是本科、硕士来定级,不是按照毕业学校,不会有太大的落差。”
他告诉记者,除非是计算机、石油等工科类的,这一类起点很高,回国后年薪差不多有15万元以上。“学的人少,在行业不可替代性高。我一个在华为工作的同学,待遇就很不错,比我在金融行业的起点高。”
留学人群基数越来越大
但在吴鹏口中的不错,同样是从事计算机行业的李程却认为自己并没占多大优势,尽管他认为自己找工作运气还不错。“当时是三四月份,求职的高峰期,投了一些简历后就收到不少面试机会,最终得到了这家公司的工作。当时也是想尽量找大一点的公司,学一些东西,在项目管理方面的毕业生会比较受欢迎。”他告诉记者,自己刚进入公司时是税后10万,“其实国内国外的硕士毕业生薪酬待遇差别不大,不会有多少优势,主要还是看技术能力。”
毕业较早的张钺则向记者回忆,自己当年毕业后找工作相对还比较容易,“我们那段时间回到体制内的比较多,现在去体制外的比较多。2004年硕士毕业的时候,我们很多同学从高校出来留学后,基本上再回到原单位跳一级,或者评个职称,没有太大的问题。在后来继续读博的时候,读硕士的同学再想找工作就比较难了,没想象的那么好,很多硕士毕业生已经开始去中介机构了。”张钺分析认为,这种体制内外的分流变化,并不说明体制内的人才需求有很大变化,而在于留学人群基数越来越大。
教育行业需求大量留学人才
不过,尽管就业大环境日趋严峻,张钺表示,相对而言,教育行业对于留学人才的需求还是比较大,就业形势相对乐观,“各个行业不太一样,教育行业有留学经历,帮助还是比较大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需要中英文都很流畅的学生。可能外教会有很多广告效应,但是他并不知道中国学生的弱点在哪里。比如中国学生很容易犯she和he不分的错误,外国老师可能觉得很好笑,但不会想为什么犯这个错误,不会一开始就提醒学生。不过如果只在中国呆过,不知道外国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也不行。我们是过来人,给学生帮助会更大。”
心态
找准自己定位
发展要看将来
“就业形势肯定是越来越难的。”对于留学生就业的尴尬,张钺表示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国外就业同样严峻
“一方面是国内扩招后大学生数量剧增,一方面现在国外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国外的移民政策也在收紧。比如以前的英国有一年或两年工作签,其实很多人可以毕业后留在英国工作,现在也取消了,澳洲还保留着。以前在新加坡毕业后会直接发居留邀请信,现在因为经济形势不好都收紧了。原本国外就业市场可以分流一些中国留学生,但现在很困难。”张钺说。
希望在国内找工作的刘涵,尽管由于刚回国对国内就业具体情况还把握不准,但也已经意识到了就业严峻。他认为对于自己这种本科留学毕业的人来说,就业形势尤其不易,“很多国内本科生毕业后就出国读研,对于本科留学生来说是比较大的威胁。”
对于现在国外读硕的留学生越来越多的现象,吴鹏认为这最终是源于就业形势的激烈,“读了本科的在国外再花一年时间读硕士是件比较划算的事情。”他也列数了竞争对手,“一方面国内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一方面国外硕士也日渐增多。”
留学优势并不明显
也在一家金融机构上班的余梦则坦言,自己的留学经历比不上在国内本硕连读的同学,这让她的心理有点小小的不平衡。“在金融方面确实是否有海外留学背景并不重要,我所就读的学校在全世界排名可以进前100名,但是听过的人还是很少,除非是一些世界排名前500强、比较看重这方面的企业。总体而言,留学有一定优势,但优势并不明显。”她告诉记者,本科就读的母校的同学如果是本硕连读,能拿到老师的推荐信,在就业时竞争优势十分明显,“这种情况也不多,可能在70多个硕士毕业生里,本硕连读的才十几个,但是在就业市场很吃香。”
对于自己的薪酬待遇,由于工作还未满一年,余梦并不太清楚自己的工资年薪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地步,“这一行业变动比较大,跟经济大环境关系比较紧密。”对于和拿到很好工作的其他同学之间的落差,余梦认为不能简单凭现在的就业情况来断定以后的工作发展,就此简单否定国外的留学作用,“在国外学到的是能力,开拓了眼界,也结识了人脉,大家都志向相投。不能用第1年的情况来预测10年后的情况。不能说出了国立马能找到高薪工作,这是不可能的事,除非特别优秀,大部分还是比较普通的。”
摆正心态找准定位
对于就业的现状,吴鹏坦言2006年出去留学之前已经在互联网上了解了相关留学趋势,因而回国后并没有太大的心理落差,“现在一毕业出来就有1万月薪的已经很少了,其实留学生们都很现实了。我们公司今年刚招了一批90后的留学生,大家就都很现实。”吴鹏也一再强调,对于留学生来说,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和国内毕业生心态一致,“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适合个性发展的岗位,对于薪水要求不能太多。一方面要摆正心态,一方面不能妄自菲薄。怎么发展是个人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问题。”
李程则把海外文凭比喻成“敲门砖”,“整整工作6-7年下来,还有多少人会看背景?可能海外留学背景开始还有‘敲门砖’的作用,但也仅仅是‘敲门砖’,过个一两年就主要看能力了。”
对此,张钺认为尽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也是因人而异,“以教育行业为例,任何一个学校对优秀人才都是渴求的。与其想太多就业有多难,还不如在国外留学时就把基础打好,拓宽视野。”
应对
找准中西差异
避免职场尴尬
2008年从国外博士毕业后,张钺曾在广东一所民营学校的国际部担任校长。她用“痛苦”来形容这段时间。“其实当时那一届的学生考得非常好。”她表示并不是在于教学上的问题,而是一些“站队”方面的人事上带来的麻烦,“当时有同事建议我看点厚黑学。”张钺苦笑说。
不太适应职场人情世故
在一些人情世故的细节上,张钺也感到有些不太适应,“我在国外读书很多年,也在国外工作过几年,可能这些对我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国外没有那么多的等级制度或者区别。”她举了在国内国外亲眼目睹的相同性质的两个例子,“比如开会时,如果领导发言很枯燥无味冗长,在国外可以拔脚就走,公司领导也不能把你怎么样,还得反省是不是自己超时了。但是在国内你就得罪了领导,最终会影响到工作。”
自言现在“学聪明”了一些的张钺给自己定了调,“现在的原则是尽量不伤害别人,也会保护自己。”对于自己现在的平台,张钺表示很满意,“学校虽然相对不算大,但是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基本不会有人管,真正能把我的想法实施。”
交谈中,性格十分活跃的张钺会不时蹦出几个英语单词,不过她无奈的表示,这也正是西方经历重新本土化的尴尬之一,“我记得2003年刚回国时,姐姐就提醒我,注意啊,说话不要说英文词,不然人家会笑死你。说得好听点是中西结合,说得不好听点是假洋鬼子。其实真不是故意的,有时就是因为简单就用了,比如说offer,单词一个就搞定,中文得说录取通知书,更麻烦。”
找准中西文化差异的平衡点
张钺认为,对于留学生来说,在对待中西文化差异时,必须要找到中间平衡点,“不能妖魔化中国,也不能神话西方。可能西方人会觉得中国人不守时,没有原则性,但是我们会觉得他们太死板,不够灵活。比如加班问题上,我们就会以事业为重,但是在国外要免费加班一分钟都不行。”
同样是有过国外国内双重工作经历的吴鹏也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在国外每天9时30分上班,17时下班,加一分钟也要算钱。在国内,无偿加班算是常态,我有段时间就经常加班到一两点钟,后来都习惯了。”不过吴鹏也认为这种工作态度上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的城市活力,“深圳这个城市年轻有活力,大家奔着赚钱的目的来,压力之下也会给人动力,而在国外则容易变得懒散。”他告诉记者,现在也有些同学留在英国的,并没有找到正式工作,仅仅是在咖啡厅打工,一个小时8英镑,一天如果工作8小时就是64英镑,相当于人民币600多元,“这个同学甚至买了房,他的咖啡馆工作就能支付起生活,所以状态会相对闲适。”
对于中西方职场上的文化差异,吴鹏则认为,人性其实是差不多的,差异无非在于制度上的差异,“人性都是一样的。”他告诉记者,在国外也有拉帮结派的现象,当时自己所在的公司一位巴基斯坦籍的主管招的都是自己人,“可能国内这种人事上的斗争在不同行业会不太一样吧。在市场化比较多的金融行业更多的是看业绩说话,讨好谁也没用。”
还处于求职阶段的刘涵也已经意识到了职场将给自己带来的不仅是工作上的挑战,“多元化是一种优势,也可能变成制约。得到的信息更多元化,再融入本土环境时也是一种挑战。可能在国内工作,国外的很多做法是行不通的。”
来源:南方日报
标签:
海归
海外
文凭
仅是
敲门砖